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融合,落实中国残联、教育部印发的《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心理与辅具技术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组委会于6月6日联合主办“辅具进校园”论坛第四场“孤独症儿童教学专场”,《现代特殊教育》杂志为独家媒体支持,共吸引全国近6万普特教育工作者参加。
浙江工业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孤独症研究中心(全国妇联)执行主任徐云首先进行专题讲座《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的国际新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徐云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孤独症儿童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中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孤独症儿童虽受障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但他们拥有多种潜在的才能。孤独症儿童教育的教学内容国际上基本集中在感知觉、运动 、情绪与行为、性健康知识、认知、社交、沟通、生活、学科学习等方面。徐云教授强调,孤独症儿童教育必须遵循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育人为本。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之才,最根本的任务是要立德树人。孤独症儿童是非常具有潜力的,教师们要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接着,优秀的一线教师进行示范观摩课展示。北京市健翔学校刘杰老师执教培智绘画与手工课《下雨啦》,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环节,以听觉导入,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并通过线条、色彩表现阴天、下雨以及小草生长的画面,最后进行作品展示和总结评价。讲解、练习穿插进行,有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同时利用猜一猜小游戏、代币等多种小活动,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云埔小学蔡玉花老师执教融合教育语文课《彩色的梦》,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节进行品读感悟,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进行仿写等拓展延伸,融入学生对于美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于特需学生的教学,教师合理设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学习,注重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的训练,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吉林省白山市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李影老师执教培智生活适应课《注意饮食安全》,教师围绕“吃得安全”,开展“构建乐园,课前放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感官刺激,实践操作”三环节教学,向学生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生活品质。结合班级学生以形象具体视觉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应用大量的图片和教具配合回合教学的操作模式完成教学。
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谭玲老师执教培智绘画与手工课《树叶贴画——狮子》,教师根据孤独症孩子的认知与发展特点,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并将学科知识、康复训练融入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孩子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分层操作,有针对性地让孩子学会用叠铺、围合的方法粘贴树叶,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指导孩子在规定范围内粘贴树叶,发展孩子的边界意识;为孩子提供不同的视觉提示,引导孩子自主完成操作。
最后,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孙颖和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俞林亚对四节课例进行高度点评。孙颖主任指出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运用辅具,如何利用辅具至关重要,并且强调辅具应更加丰富,辅具的开发依赖于每一位老师的智慧。俞林亚校长指出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此次的展示课都体现了提供辅具支持促进特殊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并从教辅具层面进行教学亮点总结。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有利于稳步落实“辅具进校园”精神,有利于科学提供残疾学生辅助器具适配和相关服务,提高残疾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便利与有效性。(图、文/魏慧敏 编辑/尚海艳 审核/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