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实励新,履践致远——特殊教育学院举办“学科视野下的特殊教育”学术沙龙活动

时间:2022-06-24浏览:1424设置

2022622日下午2,特殊教育学院在博远楼106会议室召开了“做强特殊教育 建设重点学科”系列学术沙龙活动主题为“学科视野下的特殊教育”此次活动由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拉教授主持,邀请出席的专家有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天君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勇研究员、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吴立保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盛永进教授。特殊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李拉教授对出席专家及本次学术沙龙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做强特殊教育来源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做强特殊教育、做大康复教育、做特师范教育、做亮融合教育、做优残疾人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五大发展目标之一。“建设重点学科”则源于对特殊教育学院今年获得的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学重点学科及其建设路径的思考和回应。特殊教育学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如何运用多学科的视角进行审视厘清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特殊教育师范本科院校的关键所在。

与会专家围绕李拉教授提出的特殊教育在教育学中的定位多学科视野下的特殊教育学以特殊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学学科建设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勇研究员率先发言,他结合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工作经历,认为特殊教育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难能可贵,我们要抓住这个学科发展契机,做强特殊教育。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结合学科特色,立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做强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在教育学中的定位是二级学科,将来申报硕士点是面临挑战的,可以借鉴潘懋元先生当年建设“高等教育学”的经验,重点解决特殊教育学的学科逻辑起点、概念内涵、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育人规律等问题。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建设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意义深远,他认为目前的特殊教育研究主要还是美国特殊教育理念的嫁接,但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一定是要回应中国特殊教育实践的。此外,丁勇理事长还建议我们应该多关注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为国家特殊教育发展提供政策咨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吴立保教授认为目前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还相对滞后,研究成果的理论创新性不足,学科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学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特殊教育研究者要构建中国自己的特殊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向国际阐释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他认为特殊教育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封闭性与融合性的关系,依据一级学科建立硕士点、博士点,很容易造成学科壁垒,只有突破各自为政的学科分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才能实现有效的学术资源整合及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定位应趋向跨学科、综合性、宽视野,但当前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现状,使得特殊教育学很难实现创新性的突破和进展。最后,吴立保教授呼吁特殊教育学院师生应肩负起育人咨政的学术使命和职责,为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盛永进教授认为特殊教育学是一门小众学科,研究水平有限导致特殊教育学地位偏低,特殊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尚未厘清,将特殊教育学设置为一级学科的难度较大,困难重重,目前亟需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多方支持。特殊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方能有所突破。盛永进教授认为特殊教育学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特殊教育学院师生要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担当在行,为特殊教育学科建设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围绕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教学学术对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制度建设,核心要素是价值、规范、规则,有序性的制度功能必须依托制度的强制性要素来实现,政府是强制性规则最重要的制定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因此,特殊教育学科制度建设需要依靠法律、政策、规章等强制性要素来调整、制约及优化教师教育相关资源配置、绩效激励等。如何破解利益壁垒、凝聚改革共识,为特殊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优良制度环境是特殊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点。此外,操太圣教授认为大学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学术的过程。“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Teaching)的概念由美国前任教育部长、卡内基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 Boyer)首次提出,他认为学术除了指专业的科学研究之外,还应该包括探究、整合、应用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学术。大学教师的教学往往仅被视为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但教学相长,创造与拓展知识的功能及过程往往被忽视。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学生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挥教学主动性、创造性与研究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呈现等无不体现出教师教学的学术性特征。教学学术不仅停留于知识的发现,知识的传递与应用也是教学学术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唯有当教学成为学术,才能化解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才能培养出一批特殊教育学家型的学生,成为未来特殊教育研究的生力军。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天君教授认为特殊教育学到底是学科还是领域及其在教育学中的定位,取决于特殊教育学是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领域及方法,学科之间存在不可渗透的边界,已有的众多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都属于教育学科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特殊教育学也是如此,只是按照不同谱系和标准自立门户了,而特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知识边界充满渗透性,甚至存在知识谱系上不足,这就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在对话反思中重构知识体系。也正是由于知识边界的相对模糊,教育学者对“特殊教育学”究竟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独立学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程天君教授认为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体制下,依托高层次学术合作平台进行跨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特殊教育学科建设走向体制化、规范化的有效路径。

之后,与会专家与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学术沙龙活动正值本科合格评估工作期间,通过研讨总结的经验对学院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引领意义。特殊教育学院熊琪老师就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科建设具体实施路径问题与丁勇理事长进行了探讨,期待专家能给特殊教育学院青年教师们提供方向指引。丁勇理事长建议特殊教育学院首先要搭建高层次特殊教育研究平台,柔性引高层次创新人才来特殊教育学院协同开展学术讲座、科研项目合作等学术服务。屈可铮老师就知识生产、教学学术及特殊教育家型的人才培养问题与操太圣教授进行了讨论交流,操太圣教授认为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认识、研究与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学术观念的确立能够有效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大学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应树立科学完整的教学学术理念,改变传统的单一型学术内涵,更新学术观念,树立教学也是一门学术性事业的理念,创设教育家型人才培育的制度环境。

最后,李拉教授对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他对与会专家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李拉教授认为特殊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学科已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相应的科研学术团队也在陆续筹建中,相信在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特殊教育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将会取得长足发展。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在与会师生与专家的合影留念中圆满落幕。

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之路道阻且长,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只要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做强特殊教育建设重点学科的宏伟目标必将达成。(文/费毛毛 图/袁姝 编辑/徐琴 审核/李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