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教育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4-12-16浏览:10设置

  为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值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之际,孤独症儿童教育系于1215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进专业课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孤独症儿童教育系所有教师参加。

  活动伊始,系主任石晓辉带领老师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学习中,石老师重点领学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主要内容,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要职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在《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学习中,石老师重点领学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公民在公祭仪式鸣放警报、参与悼念活动及参观国家公祭设施时的行为要求。在学习总结阶段,石老师指出,虽然身处和平年代,老师们仍然需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接下来,本学期承担课务的老师就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王澜淇老师在《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课程中,通过介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政策现状,组织讨论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激发了学生肩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在《应用行为分析》的教学中,王老师运用详实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特殊教育方法引进与本土化改良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并通过案例研讨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行为主义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

  吴江文老师在《孤独症儿童的言语沟通》课程中联系《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等国家文件,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障碍、促进孤独症儿童健康发展是国家着力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通过介绍我国在孤独症儿童言语干预实践与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成就,使同学们树立扎根中国大地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使命感。在《特殊教育英语》课程中,吴老师通过中外特殊教育发展比较,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他国优秀特殊教育经验的同时,肯定中国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

  慕雯雯老师在《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调整》课程中,通过讲好中国融合教育故事,帮助学生树立从事融合教育的自信心与责任感。通过联系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由母语和文化背景因素引发的融合教育需求,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对比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与当代西方融合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教育话语背后的共同哲学背景,激发学生从事融合教育本土化实践的创造性与热情。

  石晓辉老师在《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教学中,重视帮助学生认识特殊儿童的教育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繁荣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介绍优秀的本土特殊教育实践,涵养学生对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认同。在《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中,通过全面介绍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孤独症儿童政策、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在肯定中国孤独症教育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合理认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孤独症教育发展上的差异。

  在讨论环节,老师们就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心系特教大爱中华的情感,如何衡量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等问题发表观点。大家一致认为,为了更有效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教师提高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和人格素养。丰富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是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顺应当代大学生认知方式特点,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载体。教师自身的坚定政治立场和为人师表是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

  最后系主任石晓辉进行了总结。石老师指出,本系老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了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需要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精进。希望老师们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提升教书育人格局,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畅通师生沟通渠道,推动课程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文/石晓辉 图/屈可铮 编辑/尚海艳 审核/陈琳)

返回原图
/